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机械 > 纺织机械 > 2008年1月4日

2008年1月4日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7 10:53   浏览 N 次  

第十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第十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 of carbonate rocks)学时4学时

基本内容

①基本概念:陆表海、陆缘海、清水沉积作用、生物礁、生态礁、地层礁、丘;

②基本原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Irwin(1965)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能量带的划分及其特征,Laporte (1967) 和Young等(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及其各相带特征,Wilson(1975)的综合模式9个相带名称,湖泊碳酸盐沉积特征,生物礁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重点陆表海、陆缘海、生态礁的概念;代表性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如Irwin(1965)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Laporte (1967) 和Young等(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

教学路思路:通过与碎屑岩沉积环境的对比来介绍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主要特征,然后介绍国内外一些典型的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重点讲解几个代表性的碳酸盐沉积模式,如Irwin(1965)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Laporte (1967) 和Young等(1972)的潮汐作用模式,同时亦简要介绍一引起其他沉积模式。简要介绍湖泊碳酸盐沉积环境及其特征,生物礁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在各部分中均简要介绍碳酸盐岩沉积相带与油气及其它沉积矿产的关系。

主要参考书:

①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下册第二十三、二十四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②M.M.阿斯兰尼等著,冯增昭等译,《石油地质学译文集》第四集,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科学出版社,1980.

③冯增昭编著《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④贾振远、李之琪编《碳酸盐岩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⑤冯增昭主编《中国沉积学》第二十一、二十二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⑥何幼斌编《Sedimentary Petrology》(英文辅助教材)第十一章,江汉石油学院,2003.

复习思考题

①大规模海相或陆相湖泊碳酸盐沉积作用要求具备哪些特定条件?

②什么叫陆缘海?什么叫陆表海?如何用海进、海退解释陆表海和陆缘海在地史时期的演化?为什么我们现在见到的主要是陆缘海,而没有陆表海?

③试绘图说明欧文的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模式及其与生油、储油条件的关系。

④试绘图说明杨的潮汐作用相带模式及其划分标志。

⑤试绘图说明威尔逊的碳酸盐岩相带模式及其划分标志,指明生油和储油有利相带。

⑥试列表和绘图对比欧文、杨的和威尔逊等三种不同划分方法的碳酸盐相带模式,进而以威尔逊的相模式为重点,联系阿姆斯特朗的相模式,指出各相带的主要岩石类型、指相化石、指相自生矿物、沉积构造以及生油储油有利相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编制岸进和岸退的垂向层序,分析碳酸盐岩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⑦试说明阿姆斯特朗的相带模式,并以此说明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沉积的关系。为什

么说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沉积常常呈消长关系。

⑧什么叫礁?礁相是如何划分的?礁在石油地质上有何意义?

⑨试论述影响生物礁的发生、发展、消亡以及它们的最终形态和内部构造的主要因素。

⑩试归纳礁和造礁生物在地质历史不同时期的特点。

教学内容提要

第一节 绪言

现代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特点:温暖、清洁、透光的浅水。

第二节 主要碳酸盐沉积模式

一、两种浅海—陆表海及陆缘海(本节重点)

1、 陆表海

2、陆缘海

二、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及其能量带(本节重点)

1、X带(低能带)

2、Y带(高能带)

3、Z带(低能带)

三、潮汐作用相带模式

1、拉波特的模式

2、 杨等的模式(Young et al., 1972)

四、综合模式

1、阿姆斯特朗(Armstrong, 1974)的模式

2、威尔逊(Wilson,1975)的模式

3、塔克(Tucker, 1981)的模式

4、关士聪等(1983)的模式

五、深水碳酸盐沉积模式

第三节 生物礁与礁相

一、概述

1、礁的概念(本节重点)

2、礁的特征

二、礁的分类

1、根据礁的形态和礁与海岸的关系

2、根据礁形成的沉积环境分

3、根据礁的形态分

4、曾鼎乾等(1998)的分类。

5、范嘉松的分类。

三、礁复合体和礁相

1、礁骨架相

2、礁顶相

3、礁坪相

4、礁后砂相

5、泻湖相

6、礁斜坡相

7、近侧塌积岩相

8、远侧塌积岩相

四、礁发育的一般规律

五、地质历史中的礁和造礁生物

第四节 湖泊碳酸盐沉积(简介)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世界的伟人.浪子回头/颜中华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