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机械 > 化工设备 > 钟伟民 追忆84师高炮营军营生活片断(1)

钟伟民 追忆84师高炮营军营生活片断(1)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1 19:37   浏览 N 次  

军旅第二站

——追忆师高炮营指挥排军营生活

和师直宣传队文艺生活片段

迈进山边 亲人鼓励

扑火之夜 篮球健将

新的集体 学习芦笙

三人锵锵 体验舞台

周宁巡演 玄秘之事

扁担箩筐 牵挂战友

我的排长 挺进北方

铁血劲旅 高显岁月

摩托高手 学习针灸

追忆84师高炮营军营生活片断(1)

迈进山边

作者:钟伟民

1968年初,我调离250团8连,来到师高炮营当兵,被留在营部指挥排。

进入山边84师营区大门,迎面是一条笔直的沙石大道。道路左侧是师部小招待所、师机关和师直属队的部分营连,右侧是师汽车连、师部的大操场、大礼堂,以及一些散落的营房。沿着大道走到底,便是高炮营营部的营区。

这里是一片被推平的山头。在营部篮球场旁边的一排房子里,住着营首长及营部勤杂人员。指挥排设在篮球场的另一侧附近,有两座大房子。一座是指挥排的各种工作间和集体宿舍,房前是操场,地上铺满洁净的细小沙石,还有单双杠等运动器械,操场一角的突出位置是指挥排的蓄水池和洗衣池,可以在那里洗漱、洗衣、冲澡。另一座是指挥排的食堂。站在操场边缘能远远望见高炮1连、2连和3连的营房及炮阵地,它们也都建在推平的各个小山头上。

我初到指挥排时,退伍老兵已经离队,新兵还未到达。高炮营是师直独立的特殊编制单位,与步兵营截然不同。教导员不叫教导员,叫政委。营部人员也特别多,仅指挥排就有五六十人,而且装备了许多车辆,行动都是摩托化,营部的通讯员开着一辆偏三轮摩托,好威风!

我们营长叫牛汉治,政委叫王树春,副营长杨贵、还有另一位姓马的副营长、副政委苏迪。营部还有书记庄泉宝、高炮技师张思。庄泉宝调师干部科后,张思兼任营部书记的工作。摩托通讯员是刘景义,江西吉安人。后来接任他的是陈公胜,山东淄博人。

我的第一任指挥排长是严漳泉,福建漳州人。他个子高高的,颧骨也高高的,威严中透着慈祥,但说话却斯斯文文。令我敬佩的是,严排长曾随高炮64师入越作战,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很不简单。后来,他成为了我的入党介绍人。1969年,接替他担任指挥排长的是林邦武。

各连干部的名字,因时间太长已记不清了。只记得1连连长叫刘伯光,印象最深的是3连连长杨林豹。杨连长,山西运城人,曾是师军务科的参谋。他性格刚烈,嗓门很大,把部队带的嗷嗷叫。当时想,这也许和他名字里有个“豹”字有关,你想,丛林里的豹子那该有多猛。我与排里的战友相处的都不错,有几个因为后来接触较多,关系比较密切。如邹春平、赵全胜、周泰宁、鲍秋田等。

指挥排编制有侦察标图班、报话班、电话一班、电话二班、驾驶班和炊事班6个班,还有一个航模组。

侦察标图班的任务是搜索空中目标和标图作业,为指挥员提供远程信息。前方雷达观通站发现敌机目标后,会在地图的塑料盖板上标出。塑料盖板上有方格,敌机飞到那里,轨迹一目了然。观通站依敌机飞行轨迹在方格上的移动情况,随时用电报发出电码,向后方报告敌机的机型、位置、航向和高度,以便部队及时做好相关准备。指挥排的标图桌上,同样铺有地图和塑料盖板,标图班的标图员接收到电码指示后,也迅速将敌机的飞行轨迹,不断地标注在指挥标图板上。这样,营指挥员就能立即清楚地看见敌机距我炮阵地的距离、高度等信息,然后适时地向各连下达迎战指令。

报话班担负着指挥通讯的另一种手段,即利用2瓦电台,保持与各连的联系,用报话的方式传达指挥口令。

电话班则是通过架设电话线,沟通与各连的联络,及时传达指挥员的意图。

这几个班,在当时条件下的高炮指挥中是不可缺的,职能互为补充,它保证了营首长及时、准确、不间断的指挥。

驾驶班装备了几台运输车,用来保障指挥排的行动。炊事班不用讲了,保障营首长和全排的饮食。与连队不同的是,指挥排没有事务长,只有一个上司,履行双重职责,不仅要完成给养员的本职工作,还担负着事务长的日常工作。当时的上司叫张招菊,福建福清人,绰号“老刁”、“刁德一”,人很精明。

航模组的任务是负责制作、放飞航模飞机,以及日常的维修、维护、保养。训练时,航模组用遥控器操纵航模机起飞、爬高、转弯、俯冲、降落等飞行动作,有时后面还拖着拖靶,供各连练习火炮的瞄准与操控。航模组的组长叫许亚松,福建漳州人,也是我的入党介绍人。

不久,新兵陆陆续续到达部队。有山东的兵,江西的兵,也有福建晋江的兵和南平的兵。我被分在报话班。与我同到指挥排的邹春平分在标图班。我认识了不少新战友,象侦察标图班的南平兵赵全胜、永修兵曾宪顺,报话班的晋江兵庄杰兴、电话班的晋江兵李芳顺、庄焕星,驾驶班的九江兵晏邦军等。1969年,指挥排又分来了黄石兵肖启萌、杨杰,南平兵高东明和小兵绍明祥等等。

我们报话班老班长陈国安,湖南人,稳重厚道,他有一个喝茶的好习惯。每次训练回来,老班长都会用他那沾满茶渍的大搪瓷缸子,满满地沏上一缸老家带来的茶。然后,坐下来,慢慢的边喝边嚼。看到这种津津有味的咀嚼情景,我十分纳闷,怎么喝茶还带嚼的?难道要把茶叶吃下去?我好奇的端起他的缸子查看,原来里面不仅有茶叶,还有黄豆和芝麻。怪不得了,我说怎么又吃又嚼的。老班长告诉我,这是家乡喝茶的老习惯,每次探家都带一些回来,里面的黄豆芝麻都是炒熟的,喝着嚼着,很香的。他让我也尝尝,我喝了两口,并学着他的样咀嚼起来,的确很香,但茶水苦苦的,享受不了。

副班长皮良安,个子瘦小,人特干练。老班长后来退伍,他当了班长。

班里还有山东老兵王明贵,他中等个,挺壮的,人特好,言谈举止处处透着山东人的朴实忠厚,待我象亲兄弟一样。在报话训练中,他手把手地教我,每次特别的耐心。我都跟着他,学会了报话机的使用、通话的方式方法以及背诵密语的许多技巧。后来,他当了副班长。

在我记忆中,小兵高东明最有意思。年纪小小的,个头也小小的,像个未成年的孩子,大家都逗他。午休前,老兵们纷纷围着他,扯他的短裤,说要看看什么,搞得他顾此失彼,狼狈不堪,一再求饶。可他越是这样,老兵们越是开心!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