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机械 > 农机农具 > [置顶][转载]【道德经】 十卷 载营魄抱一能...

[置顶][转载]【道德经】 十卷 载营魄抱一能...

luyued 发布于 2011-05-22 03:27   浏览 N 次  

  本文章由: http://baobao.13910.net 整理发布! 第十卷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www.13910.net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版本1)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版本2)

  【注释】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集中而不分散。气,精气,指生命的活力。专气,就是集中精气、排除杂念。这是一种宁静柔顺的状态,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王弼本、帛书本皆作“能婴儿乎”,今从傅奕本。婴儿,这是老子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或形象),指当人心灵处于自然柔顺、平和宁静的状态时,象无欲的婴儿一般真纯。“能如婴儿”,正是老子所追求的自然真朴的境界。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涤” 帛书本作“修”。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老子将人的心灵视为“玄鉴”,以为心灵是无形的玄妙的镜子,能灵敏地洞察世事,但它本身却是幽深微妙的。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线人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进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消息、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有的本子将“为”写作“无”。为雌即守雌,直译是象母性生殖器那样保持安静柔弱。“又雌”与此相反,不符合老子“柔弱”、“谦下”的基本思想,故可断定“无”是误写。

  ⑧知:王弼本作“为”,河上公本及多种古本皆作“知”。知通智,指心智、心机的意思。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译文】

  你能把灵魂与肉体合二而一融为一体而永不分离吗?你能把精气调和的十分柔和,像出生的婴儿一样纯朴吗?你能洗尽思想上的尘垢,让心地宽广得如一尘不染的明镜吗?你能热爱百姓一心治国而并不觉得有什么功劳保持“无为”的境地吗?你能不受五官的困惑,保持镇静而甘于表示柔弱吗?你能大彻大悟明察秋毫而不玩弄权术和心智吗?生养抚育了万物并不自诩自傲,为世间立下功勋但并不自成其功,统领了万物但并不擅自发号施令横加干涉,你能做到这些,就会获得深刻广远,至高无上的大“德”。(译文1)

  精神和身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象无欲的婴儿吗? 洗清杂念,深进静观,能没有瑕疵吗?爱民冶国,能自然无为吗?感观在进行生命运动,能守静吗? 明白四达,能不专心机吗?生万物,养万物,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其功绩,使万物生长了而不往主宰它们,这就叫最深远的“德”。(译文2)

  精神和躯体合而为一,不偏离‘道’的轨迹,能做到吗?聚集自然的能量,达到柔顺如婴儿一样的初始状态,能做到吗?摒除一切杂念,内心明亮如镜,没有瑕疵,能做到吗?爱民治国,精简不施苛政,能做到吗?感官接触外物而不受***,保持平静,能做到吗?通晓四方而不沉迷心机权术,能做到吗?(译文3)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进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专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译文4)

  人类的行为和思想总是承载在一起的(先天的元神和后天的精神相连),二者又可能分离,这是由于现实行为与思维有时总是会背道而驰。一味崇尚阴柔,也不可像婴儿一样软弱。即便人类的理论成果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现实中还是可能出现题目。爱民与治国的关系要处理好需要聪明。自然之理就在于一开一合的对立之中,不能光夸大“阴”的一个方面。要深谙这些道理,就需要知识与聪明。要根据这些道理生发出应对方略,不断地积累经验,所生发出的应对方略不是照搬前人和别人现成的经验。一旦成为经验,它可以长久应用,但也不能一成不变。这就是与自然相呼应的深奥的聪明学问。(译文5)

  [古文正解]

  夫大道冲而不屈,虽无而宗万物,斯见其妙:生养万物常清静无心,无私也久存,不争也无尤,隐退无名则不往其功。以其规制于自然,故不厌。

  道之于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非其有德,其无德之德也。

  是以大道无物,圣人无心。圣人持道抱一,身神不离不左;守柔无欲,复如赤子;涤除杂念而后观,自然也无尤异。常身为天下而辟一清静田以畜民安乐,无为也;处万物生动纷扰之中而超然,弱雌也;明白四达而无智,其知一道而通也。有以而后失,无以而后得。

  道无物,德无德,圣无圣。以其无智,是为上智。

  [今文正解]

  大道空然而充盈无比,固然无物而宗主万物,由此可知道它的奥妙所在:生养了万物又总是清静无心志,无私所以久存,不与物争所以完善没有缺弊;总是隐而无形而不求功名,所以它的大功永远不失往;由于大道的生作方法就是让万物自己安闲发展而成,所以不会为万物厌弃.。

  大道对于万物,天生,畜养。天生了也不会占有,畜养了也不会居功自恃,长大了也不予以宰制。并非是大道有心有德,它是混沌无物的存在,它的德正是无心无德反而成就的善性,因此谓之“玄德”。

  所以,大道的美来自它的无物之物;圣人效法大道也就是要无心而心,无为而为了。否则,努力使身体与神志合一,就能够做到二者不离了吗?专心吐纳柔和气机,就能够复如婴儿般生机充盈了吗?刻意停止思虑,就能够内心无杂了吗?一心想着要爱民治国,这样能做到无为而治吗?十丈软红,生动纷纭,五官开合不断刺激着欲看,能够做到守柔居雌与物无争吗?心思明亮知识丰富,又怎么能够达到没有知识的聪明呢?

  只有闭塞欲看,舍弃执著,就能够自然地即使心神驰扬而不脱形骸,即负气机跃动而不损充盈,即使思虑过往而心无疵碍,观照一切自然。无心仁爱而能天下自治,置身名利声色而能超然物外,守一虚道抛弃知识而能通达万物。这就是内心有所追求于道,反而与道相左;抛弃追求于道的累赘,然后才能与大道相合。

  道是无物之物,德是不德之德,圣人是无求于作为圣人才成为圣人。正由于没有聪明,反而是最高的聪明。

  [订正与?**鯹

  1。通行本“天门开合,能无雌乎”句中“无”乃“为”字讹谬。后文对此有解,“知其雄,守其雌”。帛书本也是“天门开合,能为雌乎”,可以作为参照。

  2。圣人是老子心目中得道者与天下首领身份合一的理想形象。无形的大道对待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称之为“玄德”,人效法大道所达到的品性称之为“(上)德”。

  道和德的概念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已经普遍宣扬,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阐释。老子以为所有的普遍性规律都是无物之物(称之为“大道”)生化推动整个宇宙的永恒属性,一切都蕴涵着大道,一切都在大道无形的规制中安闲生息发展。诸子百家各种含义的德其内容全部是大道玄德的侧面,各种含义的道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无物之物的大道的理解称谓。实际也是如此:各种含义的德,其出发点无不例外是尊重维护个体的自由发展,从而人群体的***;各种含义的“道”,其内涵无不例外是天地宇宙共同的不可抗拒主宰或者规制;而“有德”又无不是“有道”的精神体现。

  因此老子的大道与玄德是从全宇宙角度然后同一贯串到人的哲理和宇宙观念,有唯一和至高无上的意味.。所以,大道关乎一切层次的***安定长久繁荣:从个人肉体精神,到立身处世,到治国安邦,到人与物,人类与自然界,都不可抗拒于大道。

  本章正是以圣人的角度,从精神与肉体合一,气机平和充盈,内心纯净,治国无为,物欲超脱,立身处世,六个角度阐述得道的境界要求。而做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就在于,把无为的理念推广到个人所涉及的一切层次:肉体,精神,外物,社会他人,国荚冬宇宙,甚至自我意识本身。让一切自由安闲地允从于大道赋予万物自身的自然属性和本性。

  【引语】

  这一章着重讲修身的功夫。这里写了六名问话,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实在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这样就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爱民治国”。 【评析】

  本章继前几章而深进阐述有关修身的题目。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题目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这一章的解释,学术界有些分歧。一是对“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句话的判定,有人以为是与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等相雷同,因而系错简;也有人以为,五十一章就道而言,本章就圣人而言,文句相同,其对象不同。在《道德经》一书中,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前后重复的情况都是常见的现象,不必认定为错简。此外对于“载营魄抱一”的“一”,有学者以为此一为“一身”的意思,即精神与躯体合而为一身,不可分离;有人以为“一”即“道”,“抱一”即同一于道;也有人以为“一”可以当“专一”解释,此句译为人要安居于常居之所,专一慎独,须臾也不能受物欲的***。本书允从前种观点。

  【补充:抱朴】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载负。细胞是灵的载体,色身是魂的载体。营魄:喻灵魂。营为先天之气,也即元气,为灵之本;魄为后天之气,为魂之本。灵生于先天,为阴神或元神;魂长于后天,为阳神或识神。婴儿宜静怕惊,即因魂不全。魂的长大,既受灵的制约,又受后天环境影响。修炼道德功,就在于使灵魂“抱一”。修道以育灵,在于开发潜意识;修德以育魂,在于培育显意识。人不修炼道德功,则灵潜伏于内,受治于魂。魂统治灵,则以自我为中心,熟悉题目必然带有局限性、主观片面性。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说灵与魂能否***同一,是身体健康的关键。灵、魂和则正气聚,正气聚则法身成,法身成则身心健康。色身如车,装载灵魂。无灵魂主宰的色身是僵尸,无色身装载的灵魂是虚气。同样,人泯灭了心灵是魔鬼,心灵不以魂起作用则是傻瓜,是没有能动性的动物。人是由色身、灵、魂组成的三位一体的高级动物,只有三者***同一,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

  就国家而言,国家是由国土、被统治者和统治者组成的,其成分分别相当于人的色身、灵和魂。统治者脱离了人民的制约和监视,则是魔鬼,是“国之贼”;人民脱离了统治者合乎道的治理和指引,就会陷进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只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同心同德,国家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国家就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终极导致国破人亡。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集中、结聚的意思。气:汉字中有三个“气”字,即气、炁、気(“气”下为“火”),它们都有“虚”的特性,含义却大不一样。气是“气”的简化,含有“养”的意思,是天地万物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气,也是人的呼吸之气。大自然之气有内外沟通、相互循环的特性,把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所以,人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受大气的影响。炁是人体吸收食品营养形成的精气,又称真气,是人体赖以存活的物质能量。修炼道德功的基础功就是利用后天之气,炼精化炁。我们平凡人的呼吸是肺部呼吸,也称胸式呼吸。道德功的修炼,首先改变人的呼吸方式,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即吸气时一定要把气送到腹部,又称“气沉丹田”。当然,这些都是在心平气和后自然实现的,无需刻意为之。呼吸深、细、匀、缓,这样腹部就会形成相对高压,高压产生高温,高温有利于食品的消化,使后天食品精华转化为炁。待腹部真气充盈,真气自然下冲会阴,逆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完成小周天旋转,进而买通四肢八脉及周身***位,完成大周天循环。这一规律也完全合乎现代热力学原理,即气体会从高压区域自动向低压区域膨胀。可以说,功夫练到这个层次,身体就可以抵御大气中邪气的侵袭,伤风感冒的疾病就不会再发生,万一发生,我们也可以调动真气把病气逼出体外。由于,“热的作用在于使分子或原子之间的联系松弛乃至完全解除,并且使那些没有联系的分子再彼此尽量地阔别。”假如练功之前身体存有慢性疾病,特别是风湿、类风湿疾病都可以得到根治。这就如同形成于赤道两侧的热带高压气流,气流冲到哪里,哪里的冷气就会被驱逐,冰雪就会被融化。再说気,気是炁的升华,即神气,属高能量粒子流,含有火的性质,可以放出电波,形成磁场。炼炁至気,即可以杀死体内的病毒基因,排除一切疾病,并可以发気为别人治病。炁转化成気,即是“产药”,又称“结丹”、也即上文所说的“婴儿”。“结丹”时会出现少食、厌荤腥的反应,有如女人怀孕后的感觉,故又称“结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要求在呼吸上用工夫,炼精化炁,炼炁化気,结成 “朴胎”。朴胎即结,须时时小心庇护,直至朴成,朴成,则以朴治身。朴就是法的化身,若能牢遵法身,法身也就能牢牢地守护住身体了。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静坐之时,要扫除大脑中的一切私心杂念,达到身如槁木,心似死辉冬若有丝毫分心,就不会进进道境。“涤除”是“玄览”的条件,“玄览”,即“览玄”,于道境之中直观道体,体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疵:缺点、毛病,指分歧乎客观规律的思想观念。“能无疵乎?”是说置身大道之境,体悟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能消除分歧乎道的观念、行为吗?治国、治身,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无私忘卧冬否则,后患无穷。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热爱国荚冬治理人民,能施行“无为之治”吗?

  国与身同,民与灵同。不论治身治国都必须抛开自我之智,施行法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朴身出进之门户,位于头顶正中,其下为泥丸宫。朴胎结于下丹田,待十月功满,移进泥丸宫。此时,朴如同刚刚脱离母体的婴儿,十分娇嫩,须专心抚养,细心庇护,使之健康长大。滋养到一定火候,天门自动开阖,朴由此出进。出进之初,只让其在近处活动,并很快收回。渐渐地使其活动时间由短到长,间隔由近到远,出进次数也由少到多,这样经过长期地锻炼,朴可以出进自由。朴成即可以翱翔宇宙,变化莫测。正所谓“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五十八章)雌,相对于雄,有阴柔的特点。“为雌”,就是守朴,守朴在于“贵柔”。天门开,是出世,出世则守朴;天门阖,是进世,进世则遵法,遵法在于“贵弱”。出世是为了进世,只有出世才能更好地进世,否则,凭什么济世安民?“为雌”,是老子的法治思想。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彻悟大道,窥普轨机,炼就六通神功,能够不自我炫耀,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吗?修炼道德功达到一定境界即可以破译基因密码的时候,就能追忆过往,猜测未来。然而,有些未来之事究竟有其发展的自然过程,预先泄漏天机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混乱。因此,老子特地夸大,尽管“明白四达”,也要甘守“无知”。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生朴,厚德育朴。遵道则生朴,修德以育朴,无德朴不成。

  “生而不有”,是无私之德;“为而不恃”,是无争之德;“长而不宰”,是无为之德。

  无私,无争,无为,正是大道之性,合乎道的思想、行为就是玄德。玄德又称“阴德”,具备玄德,真朴乃成。

  本章是修道育朴的方法和过程,从“载营魄抱一”到“明白四达”,境界是逐步进步的。道的境界和自我之德是同步的,“玄德”表明自我之德与道合一,是德的最高境界,具备了玄德,也就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朴身显现的条件.

  【英译】

  To make spirit and body move close along the track of Tao’s together. Can you do that?

  To give undivided attention to collect the natural breath and energy, and bring it to the utmost degree of pliancy just like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a firstborn. Can you do that?

  To clean away all distracting thoughts and keep the heart and soul as pure as mirror without a flaw. Can you do that?

  本文章由 育儿知识网 发布!

  [推荐]不得不关注的“BPA塑料奶瓶”【图文】%A(2011-03-01 22:33:59)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