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拐
luyued 发布于 2011-03-08 05:56 浏览 N 次
泰 山 拐
文/橘子洲头
离去年清明节时随同事一起到泰山游玩,细一数时已经近一年光景了。泰山给我给下的最深印象的,不是泰山端庄秀丽的风景,也不是古拙苍劲的摩岩石刻,而是泰山脚下山间里随处可见的并不起眼的拐杖。固执地发为,泰山拐里,传递着一种叫做温暖的味道。
泰山拐,也叫登山棍,模样并不起眼,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拐杖并无差异,所选材质多为竹木。过了泰安城,到桃花源临近山脚时,就可以看见许多摊点上,摆着饰品挂件、桃木符、碑帖等极具泰山特色的卖品。拐,常被随意地就摆放摊位一旁。
由于行途时间安排较为匆促,导游推荐我们走传统中的“中线”线路,先坐汽车到到桃花源索道,然后乘索道到南天门,再徒步经天街、过碧霞祠、登日观峰,上玉皇顶,再步行下山。这样,可以在下山的途中饱览美景,充分享受出游的乐趣。不但可以减少过多体力之费,也可免除上下山都坐车往返走马观花的缺憾。末了,导游还特别叮嘱大家,可以在山下购个拐带着,一者山下购时比较经济实惠,在登山的途中借借力,减少体力消耗。也可以带回家时送给家里的老人,作为前来泰山一游的纪念。
我们一帮人听了,竟有些不以为然:难得一次可以亲近泰山的机会,登山途中,先坐汽车,再改坐缆车,登山过程的强度已减去大半。不能亲力登山倒也罢了,还要购个拐带着做甚?这普通不过的拐,拿在手里,多了物件,不要成了累赘吧?
这样的想法,在坐盘山公路的汽车和索道直至由天街向泰山顶步行的过程中,一直固执地坚持着。看到同行上山的人们手里拿着或是肩上背着不同式样的拐时,特别不以为然,自已感觉绝顶聪明的智者。
进了南天门,再上两层台阶就是天街。顾名思意,天街就是指天上的街市,长约千米,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买卖兴隆,布满了各种商铺。顺着台阶走进天街,无论购物还是观景,都是十分惬意。
走走停停之间,不知不觉前往玉皇顶的行程已经大半,腿脚也隐隐地有些不听使唤的感觉了。还好,不算太累,断断续续地选个还算平实的地方,随意小歇,边看边等。
终于到达玉皇顶,站在顶上,迎风而立,虽然是正午时分,暖阳当空,山上山下果不重天,有了一些凉意。在这里极目四望,所有的山峰都在自己脚下,整个世界都变小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快感不禁油然而生。远处,有位同事大声音地吟起杜老爷子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来,引得大家一阵鼓掌,许多游人不禁注目相看。
在泰山之顶观赏碑刻,把玩赏摩,感觉上佳。过了好大一会,我们便踏上了下山的路程。顺着石阶往下,从顶上往下时,过了不久就有一段地势相对平坦,游人可以在劳累之后得到缓冲,感觉并不太累。对面而来的,可以看到来自祖国各地甚至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拄着拐行在途中。还有一些穿着草绿色军大衣,背负着帐蓬缁重的看上去特别专业的游客们,边行边笑。来自天涯海角的人们都是因为圆泰山之梦而走到了一起。
顺着南天门往下,就是泰山地势中最为险峻陡峭的“泰山十八盘”了。这是一段依山而建约有几百米高的石阶路,共1500多阶。经过千百年来各种不同脚印的踩踏和风雨的浇洗,青石台阶被磨得异常平整。
上山容易下山难,往山下走的时候,每个人似乎不敢带上一点点的加速度,唯恐一不小心冲劲大了一些就会滚落山下。远远看时,山下很远的地方,许多游人们排成了和山崖间一样狭长的队伍,逶迤而行,最远处,仅能看到如鸽般大小的白点,慢慢往前晃动。
经过数番停歇之后,原来一同前行的同事们都已经散开不知去向了。按照导游嘱咐的“顺着下山路径一直往前”的话语,我小心翼翼地迈着每一级台阶,唯恐一不留神就会跌倒。
天气益发的燥热,人的身子也显得格外的疲惫沉重,又渴又累。走到十八盘中段时,腿脚也灌满了铅似的,变得抬腿艰难。每走一步,仿佛都能明显地感觉到小腿肚在打晃着。很想就找个平坦的地段坐下来,不再爬起。
只是想着导游约定的集中时间已经眼看很快到来,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强自支撑精神继续朝下走。再往后时,脚似乎再也挪移不开。心里甚至感到有些孤单和落伍的颓丧,最为盼望的是有人可以搀扶一把。
前后左右四顾时,竟找不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看着迎面走来的一个个奋力攀爬的身影,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手里都拄着一根拐。心里一下子突然明白,无论怎样的辛劳苦累,也无论会怎样的美好遐想,接下的路程,总是要靠自己独立完成的了。不光如此,还要抓紧时间去做成。
坚定了这样的想法,反而没有退路可寻了。这时心里最想要的,就是可以在路上拣到一根别人遗弃的拐,或者会有谁给自己一根拐,给自己递上一把力。然而,行在半途,能看到的,除了是一些被别人拄坏了断裂了后被人弃舍在边道一旁的竹拐外,竟没有一处出售拐的地方。
无可奈何之下,依然拖着疲惫已极的身子,慢慢往前走。好在,过了龙门坊往开山的那一段,石阶不再如前段嶙峋陡峭,下山的路径相较前段也显平缓了许多,甚至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段路后,似乎体力也得到了一些恢复,竟又有些精神复苏了。我慢慢跟随着大队下山的人马一起,拥挤在人流中往下山的方向行进。
行了有半个小时,隐约可以见到山下的停车场了。突然看见许多人绕过原本走得好好的石阶路道,选择从旁边的山路下山。山里的林子里,遇到出口狭窄的地方,不时可以看见许多人堵挤在一处,慢慢等待通过。
我有些纳闷,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前面上山的路道出现了一些状况,被封闭起来,下山的路被改作上山的路径。所以,大队下山的人流只能从一些不常用的山林里绕行而过,其中有许多人都和我一样不熟悉路道,只是跟着感觉随着人流一起往前。
跟着人流一起走了一段相对开阔的路后,前面竟变得拥堵不通了。一大堆人团团在一起,慢慢等待。看到有激进冒失一些的,攀爬着山坡,估计他们对地形比较熟悉,另行开辟一条下山的路道吧。
人流终于慢慢前移,终于等到我走到拥堵的地块时,我看见原本斜削的山坡下,要走到另一条道时,需要跨过约近一人高,近似笔直的斜坡,斜坡下面并不是平直的路面,身边从此经过的游人都是前面有人接应,后面有人拉着,慢慢探身下滑的。我这时孤身一人,没有同行的伴儿,如果借助惯性跃下,极有可能止不住脚滚雪球般撞到别人的身上。面对这样的地形,本已身心疲惫的我,竟有些骑虎难下的感觉了。
就在我感觉犹疑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一位老者的声音:不用怕啊,慢慢下去,我们帮你。扭头看时,看见人群里站在最前面的一位老人,面色红润,手里持着一根拐,面带善意的微笑,冲我说话。
我用微笑向老人致谢,一边慢慢一只脚下移,一只手抓住山坡上的小树,另一只手抓住老人伸出的拐,身子下探,脚尖终于够到了地面。身后,有并不相识的人接应着,终于稳稳站好。我站直身子,摆手,放大声音地向老人致谢。
拖着疲惫的身躯到达泰山脚下集中会合地点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导游清点人数仍有数位同事没有归队,大家散散的或倚或坐,闲聊着一路行来的的收获与艰辛,脸上都洋溢着一种极度疲惫之后的满足神情。我转了圈,找到一个摊点,寻了个相对中看些的拐,买了作为纪念。
回顾此次的泰山之行,虽然来去匆匆,但领略到了泰山景色的造化神奇,静听了大自然的静谧和谐之音,感受到了泰山的巍峨壮丽,深深体会到了攀爬过后的劳累与艰辛,还有那传递在陌不相识的人群之间带来的感动和温暖。
难忘泰山之旅,难忘泰山拐,更难忘记拐里传递着的一种热热的温度,让人想起世间的美好。
- 06-16· 国家对♀广西♀百色♀东
- 06-16· 东兴口岸半日游
- 06-05· 泰山心路
- 06-05· 泰山游小结
- 06-05· 初冬游曲阜、泰山、济南
- 06-05· 我去登泰山
- 06-05· 清明济南泰山游
- 06-03· 《老子》是啥书?(之五)
- 05-31· 科学发展观调研简报深入
- 05-31· 2009年第三期(市关工委召开
- 05-31· 毛主席在花山(二)(2009-09
- 05-29· 中国一拖扎根农机产业
- 05-29· 关注一拖
- 05-28· 步步高 段永平
- 05-28· 步步高音乐手机又一力作
- 05-28· 正觉电子报(第二十八期
- 05-28· 2011-01-17
- 05-26· 蝶恋花
- 05-26· 父与子
- 05-26· 小同学们,鹅卵石好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