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业机械 > 印刷设备 > “粤东主人”一-俚人

“粤东主人”一-俚人

luyued 发布于 2011-01-16 15:02   浏览 次  

畲民既非潮州土著,作为畲民近源的瑶民,也非粤省土著。40年代出版的
《粤江流域人民史》(徐松石著)指出:“古代两粤大河流域的土著都是壮人。
只有粤省的极东部分,今日潮汕地方,少有壮人罢了。”这话基本是对的。壮
人的根据地主要在广西和广东西部,后来逐渐向东发展。到隋代,潮汕一带也
已出现壮族人,但都被称为“僚”,或称“土僚”。所以壮人也不是潮汕土
著,而是从粤西迁入的百越族的一支遗裔。那么,在此之前,潮汕一带的原有
主人究竟是百越的哪一支裔呢?据近人考证,应是俚人。
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直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
称。《后汉书》载建武十二年九真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被封为归汉
“里”君;建武十六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真、日南、合浦蛮
“里”人,群相响应。其中的“里”,指的都是埋人。古代俚人分布颇广。
《辞海》“俚人”条上说,古代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等地。其
实,古代俚人的分布远不止此,在越南北部、中部,以及海南岛也都早有俚人
定居。《异物志》上说得很清楚;“俚在广州之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
村,各有长帅。”而包括潮汕在内的粤东地区,也同样是古俚人的主要居住
地。《粤东初民考》的作者窄其骧和《潮州志》的总编饶宗颐先生都称俚人是
“粤东主人”。虽由于年代久远,秦汉年间粤东俚人的历史已难考释,但隋唐
之际,俚人在粤东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却是无可置疑的。正因为俚人
早巳成为粤东主人,所以与西来的僚人“固不相容”。隋唐政权也就据此而采
取“以夷制夷”的策略,每每借助俚人之力“以平僚乱”。据《旧唐书》所
载,仁寿初,隋朝就曾利用高凉俚峒酋豪冯盎征伐潮、成等“五州僚”,后冯
盎因平僚之功被拜为汉阳太守。隋亡,冯盎返回岭南,聚众数万,占据20余
州,自称总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粤东俚帅杨世略以潮、循二州之地,
与冯盎同时降唐。可见,俚族不但是粤东土著,而且直至惰末唐初,势力还相
当强盛,以至整个潮梅地区还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投隋降唐,唯
俚帅之命是听。
岭南各地俚人,在不断南下的先进的汉族文化影响下,除少数移入桂西,
后被称为“徕”,至清代渐与壮人融合外,大部分逐渐被汉化。另有部分迁入
海南岛,与原在岛上的俚人汇合,发展为黎族。据近人考证,汉初,在西汉大
兵压境之下,南越国丞相吕嘉率族人逃入海南。这就是俚人迁入海南岛有明文
记载之始。为此,《辞源》注释“俚子”一词,便说是“古代对黎族的别
称”。《元和郡县志》记载高州诚敬夫人的庙碑说:隋高祖时,海南“诸俚亡
叛,吃敕夫人招慰”。可见,隋时海南黎族尚称为“俚”。俚人被称为
“黎”,约始自宋代。
由于俚人汉化得很彻底,潮汕地区的族属,早已不可识认。不过,潮汕乡
村,至今还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烧平黎坑、普宁
乌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今属梅州的大埔黎家坪等,均应是当年的俚寨。
丰富的出土文物的发现,充分说明古越族曾存在着相当发达的铜器文化,
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铜鼓。关于铜鼓,我国历代文献多曾提及。《后汉
书·马援传》就有关于马援南征,“得骆越铜鼓”的记载。对于铜鼓文化的渊
源,古、今学者有不少进行过探索、论述。我国古代曾传说铜鼓为马援或诸葛
亮所创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认为铜鼓是出自南蛮天竺国(印度)。越南
人陶维美所写的《越南古代史》,对铜鼓问题作了专章论述,认为铜鼓起源于
北越,其创制者就是北越的先民骆越人。西方学者,如荷兰的狄葛乐则说铜鼓
是中国南部诸省的产物,绝非“别处搬运来的”。近年来,我国也有的学者认
为铜鼓的首创者不一定是两广或北越的百越人,还有可能是我国西南的百濮
人。尽管这个问题众说纷坛,但从两广地区大量铜鼓的出土和历代文献的记载
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战国,甚或更早一点的年代,两广地区的
百越人,就已广泛地铸造并使用铜鼓了。而作为百越族在两广的主要支裔的
俚、僚人,也无疑是铜鼓最早的铸造和使用者。裴骃的《广州记》说:“俚獠
(即俚、僚的贬称)铸铜为鼓,唯高大者为贵。”《隋书·地理志》也说:“俚
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俚、僚人“铸铜为鼓”,究竟作什么用呢?《隋书·地理志》上说得很清楚
“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实际上,其作用远不只用于战争。主要的
还有用以报警、祭祀、驱逐猛兽、镇压“邪魔”以至于娱乐等等。屈大均《广
东新语》在记载潮州畲歌时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
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竟作,弥日不绝。”但据记载,俚、僚人铸铜鼓,
更主要的还在于显示权势,所谓“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近人
考证,潮人往往尊称老年人为"大考",正是古俚语“都老”转化来的。至今潮人
称呼人还常加一“老”字,如外江老、上海老等等,这就是古代俚人的语言遗
习。
铜鼓从地下出土,这从岭南至北粤,比比皆是,而尤以两广、云、贵为
最,仅广东省和广州市博物馆收藏就有数百具之多。铜鼓因何大量埋入地下呢?
那是因为百越人喜爱铜鼓,甚于金玉,而在战乱之中,急于逃难,又不愿铜鼓
为异族所获,因而埋入地下。历代南征军队多从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进
军,所以出土铜鼓最多。宋朝以前,潮汕一带几乎没有遭受过较大的战乱,这
也正是作为制鼓俚人居住区的潮地殊少见有铜鼓出

潮汕一带见于史籍记载,最早可溯及秦皇之遣戍揭岭一说,虽至今尚有争
议,但从考古发现和对古籍的分析,我们还是不难看到潮汕地区也确有极其悠
久的历史。地质学和古海岸变迁的研究结果已表明,潮汕地区除汕头市区和澄
海韩江三角洲成陆较晚外,其余的山地、丘陵均在远古即已先后成陆。聚居在
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胼手胝足,开辟草莱,创造了潮汕地
区的远古文化。

一、 从南蛮到百越

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几乎都用"蛮"字来概称南方的远古居民《礼记》就
有"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意为刻画额肌,足趾相交)"的记载。"蛮"字古时写
作" ",并不从虫,也并无褒贬之义。后来加入"虫"部,则是寓有南人事奉龙蛇
类为图腾之意。南蛮的势力范围很广,部属繁多。长江流域直至越南北部都是
南蛮各个部族的活动范围,潮汕地区也不例外。据南宋郑樵《通志》所载,除
防风氏,夏、商的诸候,没有一个是在江南的。周朝势力较为南展,但也只达
到长江流域。而且,楚、吴、越等诸候国也只不过给周天子一个宗主权,其属
下人民仍都是南蛮人。
《逸周书·王会解》述及商王朝明令四方献贡物,有云:"正南欧邓、桂
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
鹤、短狗为献。"晋孔晁注释欧邓等六国,明确地说"六者南蛮之别名"。据考,
这南蛮六国,桂国,在今广西境内;九菌在今江西境内;百濮在今湖南境内;
欧邓当在两湖一带。损子、产里二国则史籍语焉不详。而"正南"尚未言及闽、
粤两省。因此,潮州应属南蛮何国,也就无从稽考。但有一点却是可以明确
的:由于潮汕与闽南两地山水相连,所以民情风俗向来相通。正如《舆地纪
胜》所说:"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
有趣的是,这种"无漳潮之分"的风俗,竟可一直追溯至史前时期。根据考
古发现和有关专家的分析,潮汕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古人类的活动踪
迹。象山人(南澳)就是其代表。象山文化距今约8000年,与略早些的漳州史
前文化在石料选用,石器品类和加工工艺上都十分相似。到新石器时代中期,
以陈桥(潮安)为代表的贝丘文化,则与闽南平潭县海坛岛壳丘头贝丘文化的
遗物风格、特点极其相近,年代都在距今约6000年左右。而新石器时代末期,
从南澳东坑仔类型到饶平浮宾类型的演变,又与闽南的从云霄墓林山类型到南
靖浮山类型的演变大体一致。这被有关专家称为潮汕与闽南史前的三次文化融
合和交流。由此可见,史前的潮汕远古居民应是同属闽南地区的南蛮人,这似
有更大的可能性。
春秋后期,由于勾践灭吴,振兴越国,称霸江东,为属于南蛮的越族人带
来了极高的威望,因而南蛮人开始被统称为"越"。
勾践去世后的百余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越以
此散"。于是越人大量流散到南方,直至翻越五岭,与原来已在南方的蛮越人汇
合。这些散居在大江以南的诸越族,究竟有多少支裔,尚不能确断。自战国开
始,史籍则统称之为"百越"(或日"百粤")。"百越"势力强盛,"南蛮六国"遂
被所灭,从此不见于史籍记载。由于南来的和原来的部族之间不断相互侵吞,
使零散的小部落日益减少,所以后来史籍主要仅记载了于越、东越、闽越、扬
越、南越、骆越等几个大支族。
唐·杜佑《通典》在潮州郡条载"潮州亦古闽越地"。 《十道志》载:"潮
州,潮阳群,亦古闽越地。"《太平寰宇记》也有相同记载。宋·欧阳《舆地广
记》则称春秋时的潮州为七闽地。而从南越拥有整个岭南地区来看,潮州又应
属南越。秦汉时代的南越国还有揭阳令史定。实际上,潮州远处东南海隅,是
中央宗主国所难控制的闽、粤"边区",实难明断其统属。
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古越族(当然包括南越、闽越)有两种类型的文化遗
址,一是长江中下游的稻作文化。它显然有别于黄河流域以栽种粟、黍作物为
主的中原文化遗址。二是东南沿海的"贝丘(或称贝冢)"和"沙丘"文化。它表
明这一带的古越族主要从事渔猎和捕捞。潮安陈桥、池湖、梅林湖和澄海苏南
内底(莲上里美)等地都发现过贝丘遗址,从其出土工具与动物残骸,均可证
当年潮汕地区先民的生活资源主要取自海上动物。联系到潮汕的海陆形势,在
唐代,潮水还时或直达潮州城下。贾岛《寄韩潮州愈》诗中就有"海浸城根老树
秋"之句。可见如今的内陆地带,1000多年前尚处于大海之滨。无疑当年的潮汕
正是古越族从事渔猎和捕捞之所。
另一方面,具有本地特色的大量青铜器的出土,说明整个广东地区的古越
族,至迟在春秋战国之交就已有铸铜业。而饶平浮滨墓葬出土的一件青铜戈,
有关专家已初步鉴定其年代为晚商至周初,是迄今全省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且具有地方特征,显非中原或长江流域所传入。据报道前不久揭阳云路出土的
铜剑、铜鼎、经鉴别,也都具有吴越文化特征。
总之,无论是从史籍上的考证,还是从考古上的发现,都足证潮汕的远古
居民,当为越族。史前与闽南地区同属南蛮的一个文化系统。春秋战国时期,
也还与闽南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潮汕地区的先民主
要的是越族中的闽越人。汉初,汉高祖曾立"粤之世"南武侯织为南海王。据清
代全祖望所考,南海王国在潮、漳、汀三州一带,民人为"无诸之族"。无诸就
是闽越国王。全氏之说与漳、潮关系一直较为密切和史前考古发现均可说毫无
二致。当然,随着潮汕远古文化与外界交流的日益扩大,更随着南越国在整个
岭南地区的不断拓展,潮汕也逐渐融进了南越人的文化血液,先秦至汉初以闽
越人为主体的情况也就逐渐演变为汉以降的闽越人与南越人的交融汇合。

二、 古越族的习俗及其消亡

南蛮百越都只是一种泛称,实际上都并没有形成统一民族。古籍记载的所
谓"南蛮六国",更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充其量只不过是六个较大的部
族。但也必须看到,南蛮和百越都是个庞大的远古人类共同体。尤其是越人,
他们的各个支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有着共同的族称--越或粤。甲骨文
中已有""字。据考,当指越人,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有一
定的分布地域--从长江一直到越南北部;很可能已有较共通的语言;善天种植
水稻或习于水上生活。特别是具有许多相似的生活习俗和考古上发现的文化特
征。如断发文身、喜用铜鼓、善用舟船、居住"干栏"、流行二次葬、悬棺葬和
拔牙风俗;出土文物常见有肩石器、段石器、石铲、石钺、几何印纹陶器等
等,其中尤以断发文身最具广泛性,也最具特色。除南越人崇尚椎髻箕踞外,
几乎所有的百越人,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越人都崇尚此俗。
所谓断发文身,就是剃光头发,刻画整个身躯,我国古籍屡谈及此,那是
对中原华夏族的束发笄冠而言的。《逸周书·王会解》就说"……越沤,发文
身"。这种习俗,原是处于江湖海滨,多以捕鱼为生的百越人,在谋生中祈求避
免蛟龙(当指鳄类)侵害的一种做法。《淮南子》说:"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
事众,于是民人被(应解为剪)发文身,以象鳞虫。"《史记》的注释者应邵说
得更清楚: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加害"。后
来由此逐渐生发了对鳞虫类的图腾崇拜,才使断发文身带上了神秘色彩。过去
潮汕到处都有青龙庙,所祀皆蛇神,人们称之为龙,拜蛇之风甚古。吴震方
《岭南杂记》上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游大大帝。龛中皆蛇
也。欲见之,庙祝必致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
之,蜿蜒纠结,不怖人亦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这正是断发文身所生
发的对龙、蛇的图腾崇拜。
二次葬,也称迁葬、洗骨葬,这是古越族特有的葬俗。如《墨子·节葬
下》就有"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骨而弃之,然后埋其骨"的记
载。这里楚之南,就是指诸越。在考古上,广东此类发现不少。潮安陈桥的贝
丘遗址,发现过大量的染成红色的人骨。可证潮地的越族人也流行二次葬风
俗。越人富有反抗精神,这在《史记》、《淮南子》、《后汉书》等古籍中均
有所述,如《淮南子》在记载秦军南侵之时,说越人都撤至山林之中,"与禽兽
处,莫肯为秦虏",并推选"桀骏"者为将,发动夜攻,大败秦军,"杀尉屠睢,
伏尸流血数十万"。描述得极为生动。
但是,不管越人如何勇敢善战,却终究抵挡不住比之远为先进的秦汉大
军。秦朝在尉屠睢被杀之第二年(公元前214年),又派赵佗率领充军罪人遣戍
越地。自此约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汉族军队和随军家属一齐进入岭南地区,渐
渐"与越人杂处"。史禄(或称监禄)正是在那个时候为大军凿渠运粮后"留家揭
岭",成为有史所载的汉人移居潮汕的首创者。不过,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
的专家认为秦朝大军戍守揭阳岭,是子虚乌有之事;修灵渠转饷的史禄更不可
能远道东来,留家揭阳岭。这恐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根据揭阳梅岗、云
路、埔田等地已分别有铜剑、铜予、铜钺、铜镞等兵器出土,特别是揭西河婆
南森小学出土的一把铜刀,器上镌有"秦"字铭文的情况,看来很难完全否定秦
朝大军已曾进入潮汕地区。
西汉元鼎年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大军征讨南越,使百越人中的南越支
裔,随着东越、闽越之后也灭亡了,由于不断汉化的结果,百越人的各个部族
大多逐渐融合到统一的中华民族之中。此后,除三国时期的"山越",以及隋文
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尚有"巡抚岭南,百越皆伏"等偶尔的记载外,"越"字
基本在史籍中消失。未被汉化的百越人遗裔,又重新被统称为"南蛮"。《后汉
书·南蛮传》还将南蛮分为瓠蛮、巴郡南郡蛮、板蛮三大系。

三、 畲族并非潮汕土著

秦汉以后,越人虽然大多为汉族所同化,但是被统称为南蛮的百越遗裔,
仍然是部族繁多,遍布整个南中国。《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记载,自巴蜀
以东,数千里溪峒,有仡、伶、僚、瑶、壮之类,"凡数十种,皆所谓蛮也"。
在这繁多的蛮族部族中,究竟哪一支裔是潮汕地区的远古居民呢?
关于这个问题,向来有一种说法,就是视畲族为潮汕地区的远古居民,称
之为潮汕"土著"。持此说者,显然是考虑到僻处凤凰山区的畲民是潮汕地区抵
今唯一未被完全汉化的少数民族,加上闽浙畲民多认为其族起源于粤东,凤凰
山区就是其发祥地,故容易造成畲族是潮汕土著的错觉,因而不顾宋代以前史
籍志书绝无畲民记载的事实,竭力将畲民在粤东的历史推前,甚至想当然地说
战国秦汉时期,潮州一带的畲民数量应占绝对优势。
其实,畲族定居于潮汕,历史固然悠久,但却并不是潮汕战国秦汉以来最
远古的先民。据考证,畲族迁入广东的历史,最早仅能追溯至隋唐之际,而且
是以瑶人的一支进入广东的,显非本地土生土长。隋唐时期的史籍的确找不
到"畲"民的记载。对其人粤抵潮的渊源,概括起来,可有两种情况。
一是潮汕畲族的远源为汉晋时代的"五溪蛮"。所谓五溪,就是湖南武陵的
雄溪、溪、西溪、沅溪和辰溪。五溪蛮也称"武陵蛮夷"。五溪蛮为东汉伏波将
军马援所败,逐渐南徙,部分迁至五岭东端,成为瑶族祖先。南宋范成大在
《桂海虞衡志》中说:"瑶本五溪盘瓠(即瓠,相传为南蛮始祖)之后。"宋代
叶钱在序朱辅的《溪蛮丛笑》中也说:"五溪之蛮,皆瓠种也。聚落区分,名亦
随异","曰苗,曰瑶,曰僚,曰僮,曰仡佬。风声气习,大略相似。"明代邝露
的《赤雅》也说:"瑶名(同畲)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之南,穷极岭
海。"《漳平县志·杂志》上也载:"畲民祖出瓠之后,即、人也。"这就是说,
畲为瑶的一支,瑶为五溪蛮之后裔。
二是畲民源于会稽越族。西汉平定诸越的叛乱,尽迁东越人和闽越人往江
淮地区。越人之不服者则逃匿于深山,三国时期称为山越,散居于江、浙、
赣、闽一带的山区。山越曾为东吴国的心腹之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议
论说:"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是以孙权不遑外御,卑辞魏氏。"认为东吴
不得不对曹魏政权低声下气,正是由于山越作乱之故。隋唐时,山越演变为
瑶,唐初逐渐南迁,入粤抵潮。故此,《高皇歌》有句:"蓝雷之姓好结亲,同
是南京一路人";"南京路上有祖坟"。
唐初,潮泉一带有雷姓、蓝姓之民,应为瑶族之入潮定居者,时与其他越
族支裔一样,都被统称为"蛮僚"。南宋的刘克庄在《漳州谕畲》一文中所
说:"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被认为是首次提及畲族之称。
因而有关学者断定,畲族的形成要晚至宋代。这就是说,瑶人的一支在隋唐年
间进入粤东,并选择了凤凰山区为据点,至宋代逐步形成畲族。此后,畲族逐
渐从潮汕往福建山区迁移,大约在明初开始进入浙江。所以,福建和浙江以至
安徽、江西的畲民多自称其远祖出自潮安凤凰山,并视凤凰山为畲族发祥地,
这应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畲族远自战国秦汉即已在潮汕形成,更不能
视其为潮汕最古老的"土著"先民。
上述畲族两种演变情况都有一定依据。虽说迁徙路线殊异,尚难以断定非
是,但有二点却是一致的,一是畲族入潮最早仅能追溯至隋唐年间的瑶人翻越
五岭,进入粤东,至两宋才演变为畲;二是畲族是瑶族的一支,故也称为"畲
瑶"。王守仁(即王阳明)《平头碑》就有"畲族即殄"之说。在源流上虽有"五
溪蛮"说和山越说的不同,但都认同于瑶之一支。
畲民源于瑶人,还可以从其姓氏上得到印证。瑶人姓氏有盘、雷、蓝等
姓,盘为大姓。畲民有盘、雷、蓝、钟四姓。此外,畲民在谱谍中还往往自称
为"人"," 家"。可见,畲源于瑶,应是不争之论。故此,说畲族远在隋唐之
前,以至战国年间就在潮汕形成,那是没有依据的。至于认为潮汕畲族是韩江
流域的古越土著与江西蛮族接触融合而形成的新族;甚而更有将畲族入潮的历
史推溯至4000年前的周公分封诸侯国以至于黄帝、蚩尤之战。都只能说是
无稽之谈。
事实上,潮安畲族各村的创始年代,最早的只能追溯到明代。碗窑村开基
始祖蓝创裕,其墓碑碑文为"明始祖考创裕大一蓝公墓";岭脚村是从碗窑迁去
的,最早的为"钦"字辈,约100多年;山村创立时间也只有200年左右;
石古坪创村时间约有500多年,俗谚有谓"没有饶平县,先有石古坪";李工
坑村则有400多年的历史。
潮汕畲族分布曾经十分广泛。据记载,直至明、清年间,潮安、揭阳、饶
平、澄海、惠来等地区都有畲户。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潮州有
山(即畲),其种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蓝、曰雷。"地方
史籍也有"澄海有户,揭阳有山"等等记载。查潮汕各地村庄,潮阳有内、外 、
潮安有畲岭、畲客村,揭阳有后畲、南畲、茅畲寨、饶平有新畲、头畲、桃仔
畲,普宁有北畲、下溪畲、明畲等等。普宁的西社,据考原也称西畲。但至近
代,除凤凰山区的畲族仍保持着若干部族色彩外,其余地区的都已为汉族所同
化,其蛛丝马迹已不复见。据1985年有关部门统计,凤凰山区的凤凰、凤南、
归湖、文祠、意溪5镇7村,共有畲族372户,1829人。

四、畲民的风习及其斗争

畲(即)的本义是刀耕火种。这是畲民历史上惯用的生产方式。故沿用以
作族名。畲民之称虽较晚出,但畲田之咏却较早见。如唐刘禹锡有《畲田
行》。北宋王禹有《畲田词》。潮安凤凰山区一直称山田为山畲,茶山为茶
畲,这与畲民之定居凤凰山区并实行刀耕火种不无关系。
畲民最为人称异的是祀狗之俗。他们与瑶族一样,都认盘瓠(传说中的高
辛氏之犬)是他们的始祖而加以崇拜,这在浙、闽、粤各省均相同。其俗每年
除夕祭祖,悬挂狗皇像,子孙罗拜。主祭者手足着地跨过祭床。不少地方的畲
民除夕还要举家席地而食。这种习俗曾被视为大忌,讳而不言。其实大可不
必,因为这只不过是一种图腾崇拜。畲民自己根本就不回避这种现象。考诸史
籍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崇拜过一种动物,以至于一种生物或无生物。这就如同回
族之祀猪,羌族之祀羊等等。文化的落后,住地的偏远,使潮汕畲族一直流传
《高皇歌》之类的传说,那当然纯属杜撰虚传,荒诞不经。
畲族人民向来勤劳勇敢。他们在潮汕定居后,千百年来一直坚持在深山峻
岭中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生产条件下,开发山区,与自然界进行了艰苦的斗
争。《广韵》释畲为"烧榛种田"。李调元《南越笔记》释畲为"巢居"。顾炎武
则说他们"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姻,病疫则并焚其室庐
而徙居。"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也说:"澄海山中有户,其人耕无
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以
为肥,曰火耨。"
在与自然界进行艰苦斗争的同时,畲族人民也与各族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早在唐初,高宗总章二年,泉、潮的"蛮僚"就在苗自成、雷万兴等
的率领下,揭竿"啸乱",攻陷城邑,迫使唐朝派陈政统率将领123员前往潮州、
闽南镇压,但因"众寡不敌",朝延不得不再敕令陈政之兄陈敏、陈敷带领军校
58姓增援。由于"蛮僚"的剽悍善斗,陈政终为所杀。后来,"蛮僚"的起义虽为
陈政之子陈元光镇压,至唐睿宗年间,苗、雷的后代再次聚众造反。元光终于
被蓝奉高"刃伤"而死。此后,唐德宗兴元年间蓝老鸱又攻陷揭阳。其斗争真可
谓此伏彼起。如前所述,唐代畲族尚未形成,而且史籍已明载着"啸乱"的是"蛮
僚"人。但从起事的头人姓氏可知,"啸乱"者也当有不少是当年已入潮安定居的
瑶人,也即后来的畲民。
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战火一直蔓延到了东南沿海。张世杰到潮州一
带召集义军。就在这个国家危亡的严重时刻,"潮州畲妇"许夫人当即应时而
出,"倡率诸峒(近人考证,峒不是山洞,而是村、寨),畲户应命",为保卫
乡邦,揭起了畲家军的义旗。景炎二年(1277年)七月,张世杰从潮州出兵围
攻泉州,讨伐蒲寿庚,许夫人即率岭"诸峒畲军",会集了所谓"汀漳诸路剧
盗"陈遂的军队,北伐泉州,顿使宋军"兵势稍振"。只可惜宋军在屡败之后,斗
志并不高,围城数月,终不能下。九月,元朝"元帅唆都援泉",宋军就不得不
解围而去。张世杰从海上撤到浅湾(即香港荃湾,详许地山《香港九龙租借地
史探略》),许夫人也率畲家军退守饶平。
不久,元朝另一元帅刘深率军进攻浅湾。许夫人闻讯,再次挥师出征,想
从海上援救浅湾的宋军。她这种见义勇为,丝毫不为危局所动的精神,确是难
能可贵。据《潮州志·兵防志》所载,她又一次"会陈吊眼(即陈遂)之师,出
黄岗",与元军大战于东洋屯(一名百丈埔,即今之浮山)。这一役,许夫人亲
率畲军,驰骋沙场,披甲血战,终于以身殉国。正如《兵防志》上所云:"许夫
人战处,烈血所涂,足使土壤增光。"她不愧是畲族的巾帼英雄。
宋亡后,陈遂还一直坚持抗元斗争。据《漳州志》等方志所载,陈遂入潮
抗元,畲民归附甚众,共有58寨。陈遂还曾攻陷揭阳,分将筑城,自称定王,
并曾进攻潮州、潮阳等地,还曾两陷漳州,最后据守三饶,成为元初的地方割
据势力。民间称陈遂为陈吊王,潮汕各地颇多陈吊王寨遗迹。如潮汕归湖砚田
村对面高山就是当年的山寨,有残墙、壕沟、宋代瓷器残片。揭阳黄岐山有陈
吊岭。澄海临江寨有陈遂部队挖掘的"千人井"。还有饶平水尾山寨、四百岭山
寨、澄海石龙寨等等。汕头市区最高峰?浦蓬洲铸钱洞也为陈吊王当年鼓铸之
地。陈遂直至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月才兵败于三饶,被诱擒于千壁岭,
最后被杀害于漳州。
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畲族人民已经逐渐为汉族所同化。根据现代学者在
60年代时对潮安凤南公社碗窑畲族的调查:"该地的畲族同胞,在生活及生产习
惯上已与潮州的汉族人民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只在语言上才有所分别。"在碗窑
千多畲民中,"成年人大都能讲潮州话。在本民族内部交际用畲话,对外则用潮
州话"。而且作为民族语言的畲话,也已经"很接近汉语的潮州方言"。而据《潮
州市文物志》所载,在畲语的词语成份中,"客家话约70-80%",畲语与"客家语
言大部分相同或相似"。畲民的老一辈多还会用畲话唱《高皇歌》。

五、俚、僚人是粤东的百越遗裔

畲民既是宋代才形成的,而且是瑶人迁入之后演变而成的,当不可目为潮
汕的土著。作为畲民近源的瑶民,当然也非潮汕土著。40年代出版的《粤江流
域人民史》(徐松石著)指出:"古代两粤大河流域的土著都是壮人。只有粤省
的极东部分,今日潮汕地区,少有壮人罢了。"这又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其
实,潮汕一带以至整个粤东、闽南,至迟在隋代就已出现僚人,称"蛮僚",
或"土僚",是百越的一支遗裔,宋代才演变为僮,壮则是现代的族称。史、志
书上常有关于僚的记载,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粤东同时与僚杂处的另一支百越
遗裔则是俚人。
俚人在史籍中,一开始写作"里"。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
《后汉书》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
被封为归汉"里"君;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暴动,九
真、曰南、合埔蛮"里"人,群相响应。其中的"里",都是指俚人。古代俚人分
布颇广。在《辞海》"俚人"条上说,古代俚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及广西东南
等地。其实,古代俚人的分布远不止此,在越南北部、中部,以及海南岛也都
早有俚人定居。三国吴人万震的《南州异物志》上说得很清楚:"俚在广州之
南","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有村,各有长帅。"而包括潮汕在内的粤东地区,是
否也是古俚人的居住地呢?30年代,谭其骧就在《粤东初民考》中说,"有史以
来,最先定居于粤东境内者,实为今日僻处于海南岛之黎族,汉唐时称
为'里'或'俚'者是也"。当然,谭其骧所指粤东,应是相对于粤西而言,但似不
能完全排除现代所指的粤东。《潮州志》的总编辑饶宗颐先生就曾在《民族
志》(刻印本)中称俚人为粤东主人。据所认为虽由于年代久远,秦汉年间粤
东俚人的历史已难考释。但在隋唐之际,俚人在粤东有着不可轻视的势力。隋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粤东俚帅杨世略起兵据循州,并有潮州。梅州旧谚
有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足见俚人杨姓之地位。据《旧唐书》卷五
十六、《唐书》卷八十七《林士弘传》和吴、周府志所载,唐初武德五年(公
元622年),杨世略在唐来使的"招慰"之下,背着林士弘以潮、循二州之地,与
高凉俚峒酋豪冯盎同时降唐。林士弘遣其弟鄱阳王药师率兵二万围攻循州,杨
世略"破斩之"。可见,俚族在隋末唐初,势力相当强盛,以至整个潮梅地区还
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叛隋降唐,唯俚帅之命是听。
但是,不少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或认为俚人根本就未涉足潮汕;或认为
俚人之抵潮只是隋唐政权用以平僚的缘故。如隋文帝仁寿初年,就曾利用冯盎
征讨潮、成等"五州僚"。冯盎因平僚之功被拜为汉阳太守。隋亡,冯盎返回岭
南,聚众数万占据20余州,自称总管,后与杨世略同时降唐。唐初,陈政、陈
元光父子抵泉、潮所平定的也是"蛮僚",足证当年潮汕应是僚人天下。
此时虽有一定道理,但只说对了一部分而忽略了另一部分。从古籍往往将
俚僚联称来看,俚僚人历代史家并没有分清,看来也似难分得清。为此,有的
学者则提出了俚是先汉化了的僚。据《丁氏古谱》所载,陈政奉调平乱,一开
始即"恩威并著,土黎附焉,辖其地为唐化里"。所谓土黎,即为俚人。俚僚杂
处于兹,陈政对俚人"抚而籍之",以孤立作乱僚人。同时,如前所述,瑶族的
一支也已于此时进入粤东,民族杂处的情况更为复杂,这才是当年的实际态
势。查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所附民族历史发
展演变表,现代的壮人(前曾称僮)和黎人(即唐宋俚),在魏晋至隋唐时期
都同是"俚僚一部",或"俚僚一支"。俚僚同样被联称。这应是治民族史者的共
识。认定潮汕有僚而无俚既依据不足,于理也不合。在隋唐政权"以夷制夷"的
策略下,俚酋既可征僚,当也可征俚。何况俚僚难分。而俚帅杨世略之据有
循、潮二州却不能不说是俚人隋唐年间在粤东写下的十分浓重的一笔。
我们似还不应淡忘了潮汕人"食槟榔"之俗。而这一礼俗正好与古俚人的礼
俗毫无二致。
槟榔,古代岭南、台湾都广为种植。其子仁可吃,还可入药,有开胃消食
之用。古代俚人十分重视槟榔。南宋淳熙年间,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上说,
俚人"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海南黎人至今仍盛行食槟榔之礼俗,这是
尽人皆知的事实。潮汕人在明、清时期也盛行食槟榔,且也作为敬客礼俗。
《潮州府志》(郭志)上载:"潮俗喜食槟榔,嫁娶以之为礼";"亲朋往来,不
具酒茗勿以为嫌,不食槟榔便称简慢。"清初宋征璧《潮州竹枝词》有句"爱嚼
槟榔玉齿红"。潮俗嫁女时,要配上锡制槟榔鼓(盒子);新娘敬客,现两手捧
槟榔鼓,轻声说"请槟榔。"此俗直延续至现代,只是槟榔已由橄榄所代替。故
潮汕民间将槟榔作为橄榄的代名词,敬客橄榄,还往往说:"请槟榔"。潮人承
俚人这一礼俗如此"食古不化",这怕不是潮汕古代仅有"少量"俚人所能解释得
了的。
岭南各地的俚人,在不断南下的先进的汉族文化影响下,除了少数移入桂
西,后被称为"徕",至清代渐与壮人 融合外,大部分逐渐被汉化。另外,有部
分迁入海南岛,与原来岛上的俚人汇合,发展为黎族。据近人考证,汉初,在
西汉大兵压境之下,南越国丞相吕嘉率领族人逃入海南岛。这就是俚人迁入海
南岛有明文记载之始。为此,《辞源》注释"俚子"一词,便说是"古代对黎族的
别称"。《元和郡县志》记载高州诚敬夫人的庙碑说:唐高祖时,海南"诸俚亡
叛,敕夫人招慰"。可见,隋唐时海南黎族尚称为"俚"。俚人之被称为"黎",约
始自宋代。
由于俚人被汉化得很彻底,潮汕地区的族属,早已不可识认。不过,潮汕
乡村,至今还有不少以"黎"命名的,如潮安山黎(今住畲民),饶平黎坑,普
宁乌黎村,揭西山黎潭以及大埔黎家坪等,均应是当年的俚寨。80年代,澄海
蔡英豪经一番查证,认定澄海程岗村古时也是俚人的村寨。当时俚人有二支,
一住陇之南,即今之程洋岗;一住陇之东,即今之管陇。唐代岗上小庙门联
有"保俚安庶"字样,祀赵佗。俚人以出海打鱼为生,性格大方,慷慨重义,人
称为"浪俚",以别于山俚。今潮语程度副词有"浪裂"一词,当由"浪俚"演变而
来。浪俚人喜缠腰,着短裙,后沿革为水布,近现代潮汕农民曾广为应用。

六、关于俚、僚人的铜鼓文化

丰富的出土文物的发现,充分说明古越族曾存在着相当发达的铜器文化,
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则莫过于铜鼓。关于铜鼓,我国历代文献多曾提及。《后汉
书·马援传》就有关于马援南征,"得骆越铜鼓"的记载,对于铜鼓文化的渊
源,古今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索、论述。我国古代曾传说铜鼓为马援或诸葛亮
所创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认为铜鼓是出自南蛮天竺国(印度)。越南
人陶维美所写的《越南古代史》,对铜鼓问题作了专章论述,认为铜鼓起源于
北越,其创制者就是北越的先民骆越人。西方学者,如荷兰的狄葛乐则说铜鼓
是中国南部诸省的产物,绝非"别处搬运来的"。近年来,我国也有的学者认为
铜鼓的首创者不一定是两广或北越的百越人,还有可能是我国西南的百濮人。
尽管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从两广地区大量铜鼓的出土和历代文献的记
载,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战国,甚或更早一点的年代,两广地区
的百越人,就已广泛的铸造并使用铜鼓了。而作为百越族在两广的主要支裔的
俚、僚人,也无疑是铜鼓的最早的铸造和使用者。裴的《广州记》说:"狸獠
(即俚、僚的贬称)铸铜为鼓,唯高大者为贵。"《隋书·地理志》也说:"俚
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此俗之同也正可证见俚僚之不可分。)
俚、僚人"铸铜为鼓",究竟作什么用途呢?《隋书·地理志》上说得很清
楚:"欲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实际上,其作用远不止用于战争。主要
的还有用以报警、祭祀、驱逐猛兽、镇压"邪魔"以至于娱乐等等。屈大均《广
东新语》在记载潮州农事时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
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但据记载,俚、僚人铸铜鼓,更主
要的还在于显示权势,所谓"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近人考证,潮
人往往尊称老年人为"大老",正是古俚语"都老"转化来的。至今潮人称呼人还
常加上一"老"字,如外江老,上海老等等,这就是古代俚人的语言遗习。
铜鼓从地下出土,这从岭南至北越,比比皆是,而尤以两广、云、贵为
最,仅广东省和广州市博物馆收藏就有数百具之多。铜鼓为何大量埋入地下
呢?那是因为百越人鼓喜爱铜鼓,甚于金玉,而在战乱之中,急于逃难,又不
愿铜鼓为异族所获,因而埋入地下。论者或以潮汕未出土过铜鼓来否定古代俚
人曾定居于潮汕。那不是连僚人居潮也要否认了吗?其实,这主要的还应是南
宋末年以前,潮汕地区几乎没有遭受过较大的战乱。除了陈政、陈元光父子之
平"蛮僚"外,历代南征大军,多从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进军,潮汕一带不
是主要的进军路线。再则,潮汕缺铜矿,向来非产铜区。但潮俗喜用皮木制大
鼓,鼓庆用鼓,丧事用鼓,械斗也用鼓。至今潮汕大锣鼓名闻海内外,这应是
古俚僚人"贵铜鼓"之风在潮汕的文化遗存与发展。

七、家今昔

(音旦)家族,是闽粤又一远古居民。潮汕地区,也是古代家族的居住地
之一。""原本写作"
"。近有学者认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写作"","湖灌之山,湖灌之水出
焉,其中多。可证民早在汉代以前已生活于长江中上游一带。此后多散入滇、
桂、闽、粤、分布甚广。魏晋以降,古籍常见有巴、建平、天门等记载。在文
人的诗文中多将蛮、或夷、并称。蛮、夷应是对
民的泛称。此外,还有称襄、戎、僚、 等等。《隋书·地理志》说、俚皆古先
所谓百越。明确地将人与俚人分别开来,也指出了也是百越的一支。六朝至隋
唐时期,""泛指南方蛮夷,并不限于水居,且也陆处。至唐朝,
人大多散处于闽粤的滨海地带。以采珠捕鱼为生,逐渐成为水上人家。
潮汕家,历史也颇悠久。《广东通志》说晋朝时,广东不服中央管辖的人
多达五万余户,惠州、潮州一带"尤多"。到唐朝,人才开始向政府"计丁输
粮",明初始编入户籍,并设立里长,"岁收渔课",属河泊所管辖。明代修《潮
阳县志》的林大春说,潮阳县西南江上有叫
户的,陆上没有室庐,不事耕作,男女都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早先人口颇
多。其姓氏,《天下郡国利病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上都说,潮州人有麦、
濮、吴、苏四姓,《饶平县志》加上何姓,《潮嘉风月记》加上顾、曾共为七
姓。
家族较多地保持了古代百越人的风俗。其图腾崇拜为蛇。故在龙宫神像旁画蛇
以祭,自称龙种。宋代朱翌和曾三异都曾指出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诗》中所
说的"龙户",即为"户"。屈大均《广东新语》也说,人称为龙户,入水则"绣面
文身",以扮成蛟龙之子。潮汕人向来称蛇为龙,生肖属蛇的,也说成是"小
龙",这与古越族祀龙、人祀蛇而称龙种,均不无渊源。但是,古越人实行悬棺
葬,二次葬,而人却实行水葬。人还崇善用鸡骨卜吉凶,这又是古越人所没有
的。
人水居,以船为室,"浮家泛宅",或采珠,或捕鱼,"不谙文字,不记年
岁","衣不盖肤","不与土人通婚",男女自行嫁娶。男未聘则于船尾停放一盆
草;女则停放一盆花,以招致媒妁。婚时则以蛮歌相还。这与古越族的风俗也
大致相同。张士琏的《海阳志》上载:"卫所屯军,概龙丁户充当名数。"可
见,民还有当兵的。明代中叶,林大春在述及潮阳?民之时也说过:"近或苦于
诛求,逼于盗贼,辄稍稍散去,或有弃舟楫入民间为拥保者矣。"可证民所事,
早已非只水上作业了。人陆居之后,多称房屋为寮。潮属各处的田寮、园寮、
草寮,以至于以寮命名乡村比比皆是,当为语之遗存。
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因防人民的"通海",尽迁沿海居民。第二
年,科尔坤勘查潮州近海六厅县,将潮属各县沿海?民,全部徙入内地。到清
代中叶,潮州家多集中到韩江中、上游。《揭阳志》(刘志)上说,"雍正八
年,许民村居编户",可见其时揭阳尚有?民。近人考悉,乾嘉年间,盛极一时
的湘子桥下"六篷船",就是?家艇船,只不过已经不是昔年的渔舟,而是名噪
闽粤的"花林"了。船中歌妓,也多为家女子。如"姿态丰艳、柔情绰约"的濮小
姑;"丰姿粹、性情孤峻"的曾春姑;"工诗善唱"的曾九娘等等。《檐曝杂记》
说:"女郎未及笄,多扮作僮奴侍侧。有状元夫人者,尤为绝出。"船中渔家的
景况虽已不可复见,但根据《西河龙户录》所载,"六篷船屋皆置盆花、盆
草",家遗俗,尚依稀可辨。
据《韩江记》、《潮嘉风月记》和《檐曝杂记》等书的记载,当年湘子桥
下,"月夕花朝,鬓影流香","画舫鳞接",盛况空前。所以,《粟香二笔》将
其比之为珠江的紫桐横楼。而《潮州志·丛谈志》中更说其歌妓"不亚秦淮、珠
江","名士题咏,骚客品花",流传下不少风流韵事。张对墀的《潮州竹枝词》
对此也有生动的描述:"船无数大江中,妇如花倩倚风,多嚼槟榔当门(舱门)
立,一笑一迎玉齿红。"海阳谢锡勋有《和濮姬香畹芝兰叹》云:"湘桥多明
月,鳄渡易秋风。风月结为邻,妾居在其中。妾居本无定,浮家在六篷。有时
学摇橹,无事理钓筒。阿母弃妾身,坠入烟花丛。香兰同从草,宣父恨无
穷。"这些六篷烟花女,也不乏典雅之辈。如上诗所和濮姬即濮九娘,香畹是其
字,芝兰是其号,工于诗,著有《鹦鹉螺室诗存》。她的《送春和安臣主人
(安臣即谢锡勋字)呈回文一绝》,云:"奁镜依窗纱影斜,月痕微印侧枝桠。
帘钩欲下飞归燕,黏得香泥护落花。"正读倒读,送春伤春,情景相谐,堪称厅
绝。濮九娘后归谢锡勋为侧室,⑾ 可谓家一才女。
自清代中叶六蓬船由盛而衰之后,潮汕家,几乎难再觅迹。在近现代,虽
有个别地方仍有人居留,但已是从别地迁入的。如饶平柘林海洋渔民新村的
家,就是在清朝时从广州地区迁来的家后裔,至今仍操广府话。而潮汕原有的
家,或他徙,或被同化,基本已不存在。但查证潮汕各地,以家命名的乡村尚
有不少。如潮阳的?家宫、家岐,揭阳的家山,汕头市金园区的家园,以及今
属梅县地区的丰顺家湾等等,我们还可以推见当年家分布的大致情况。

八、潮人主干--"福老"

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讹称为"学老"话。说是潮语难学,
要学到老。其实,应是"福老"话。因为广州话"福"、"学"谐音,而潮语也确较
为难学,所以以讹传讹,将"福老"说成"学老"。"福老"一词是用来指称由闽徙
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土著。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渐被汉
化,"福老"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或者说,用作讲潮汕话的人的泛称。因
此,那些住在潮、梅地区交界处,既说潮汕话,又说客家话的人就称为"半福
老"。
潮汕"福老"人,大多是因战乱或灾荒,从中原地区逃难南来,在福建定居
之后,又辗转迁入潮汕的。翻开潮属各家的族谱,先世由闽入潮的比比皆是。
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未五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
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于海阳(今潮
安)。今汕头市升平区?浦翁氏(按:不是翁万达一系)的远祖,在元初编撰
的《浦翁氏族谱》上,一直追述至赐姓为翁的周昭王之子,这虽亘古难证,但
所载第34代即已入闽,为唐代官至朝散大夫的翁轩;唐末翁轩的玄孙翁承赞做
了闽王王审知的相;翁承赞之孙翁俊、翁杰,"来留于潮,俊居尖山,杰居
浦",这些已不是荒渺之词。潮属各地黄氏多认峭山为始祖。峭山也"世居福建
邵武",宋初任江夏太守,至英宗时迁平章阁,侍制直学士,兼刑部尚书。明代

图文资讯
广告赞助商